青岛六中历来注重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制定并实施了“三一·三二一一”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先后成立多个名师工作室,大力培训优秀教学团队,厚积教学技能;通过师徒结对等活动,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支持力度,很好的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精神与理念,2021年9月30日下午,青岛六中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举办了“如何做‘四有好老师’”青年教师座谈会,青岛六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体参会,会议由校务委员兼教学指导处主任闫怀礼主持。
会议伊始,闫怀礼主任带领全体青年教师回顾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四有好老师的讲话与精神,倡导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经历与教学理念出发,畅所欲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根据自身亲身感受积极发言,会场氛围轻松而热烈。
首先发言的是青年教师李方老师,李方老师回顾了自己来青岛六中工作数年的经历,真诚对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表达了感谢,并且表示正是有六中大家庭里每一位同事的帮助与鼓励才能够促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同时,她也总结了一些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收获与感想,她认为班级的管理工作要有严而有爱的态度,在处理班级工作时,要有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执行力度,但是在面对每一位学生时,必须要保有教育的初心和对学生的爱,爱是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
王国强老师也回忆了自己自从来六中工作以后的教育教学经历,他表示刚入职时虽然工作很多很繁杂,但是在每一位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他得以快速的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并且表示刚开始工作的几年是收获最多和成长最快的阶段。同时他也反思了自己在工作时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希望以后可以在教学和工作时可以保持宽严相济的状态,能够平和的处理好每一件工作事务。
田新科老师表示学校领导和同事老师的帮助是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助力因素之一,同时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计划也是自己得以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青年教师前三年专注教学的安排设定可以帮助每一位青年教师在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上发挥重要作用,这样青年教师在以后担任班主任工作时就可以更加从容不迫的面对每一项新的挑战。回顾自己担任班主任以来的工作经历,他认为仁爱之心是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用爱来对待和照顾每一位学生,才能收获到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和实行。
宋泽民老师回顾了自己从高中以来的从教愿景和经历,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行业是因为在高中时期遇到了一位可以影响自己一生的好老师,进而表达了自己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工作经历中能够以自己的老师为标准,做一位言传身教可以影响学生积极进取的四有好老师。
刘雅欣老师回顾了自己担任中意班班主任工作以来的经历和收获,她表示新接任班主任工作总是能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但是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她可以很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同时她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讲述了一件自己主动发现学生特殊情况的案例,表示在细枝末节的工作中往往能够发现孩子们的情绪,只要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就可以更加积极地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小世界里。同时她也表示,班主任工作更加强调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
每一位青年教师都积极踊跃的分享了自己的从教经历和心得体会,并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专业讲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大家纷纷表示,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是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六中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学校的关心爱护和老一辈教师的指导帮助引导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学工作和学校环境。大家也都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以“四有好老师”为工作准则,积极努力的投入到以后的工作教学当中,努力做有理想、有追求、有爱心的好老师,立志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最后,闫怀礼主任感谢了每一位青年教师真诚的交流与互动,并结合自己职业发展道路进行了阐释与总结,他认为,教师的工作要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展开,具体落实到每一项日常工作里则更加需要每一位教师应具备爱心、耐心、细心、自信心、进取心、恒心,并勉励每一位老师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早日找到适应自己的工作方式与工作节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和管理风格,祝愿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快速的成长起来,为学生的成长、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座谈会,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支持和关怀,必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师德师风和教学工作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供稿:教学指导处
撰稿:赵靖元